今天的我们,该如何看待鲁迅?
写在前面:
“晓书僮文学课”是几位致力于将国学与现代教育相结合的老师共同倾力打造而成。旨在帮助家长消解教育的焦虑情绪,用国学文化营造家庭氛围,借助文学形象,引导孩子树立正能量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。
关注/收藏/点赞/转发
全文约5500字,阅读约需10分钟。(视频内容后期会补发到视频号上,感谢持续关注)
BOOK / BOOK / BOOK / BOOK / BOOK
众所周知,鲁迅的文章不仅是孩子的必读课,也是必考题。“晓书僮文学课”不仅是针对中学生课堂开设的,更是针对家长开设的一堂文学课,目的在于结合今天的社会现状,重新解读经典,帮助家长在与孩子交流时,更多一份包容和理解。
近几年,人们对鲁迅先生的评价慢慢出现了两种声音。一方认为,鲁迅是经典,鲁迅是旗帜,任何时候都要记住鲁迅精神。而另一方则认为,鲁迅思想有一定的时代局限性,他虽然很伟大,但也要看到他思想当中的不足,我们不能盲目神化他。
我其实比较同意后一种,鲁迅当然应该读,他的文章非常深刻,不仅文字造诣能力强,思想内涵也特别丰富。但是,要想读懂鲁迅,还真得结合历史背景,结合他的人生经历去读,而不是被拿来照本宣科。
然而,真正能读懂鲁迅的人并不多,包括学校的老师,很多都是根据教学需求进行讲解。比如,讲他的小说时,一定是揭露了旧社会的黑暗,批判了国民的劣根性。这些标准答案非常方便孩子们答题,但对他们真正读懂鲁迅帮助不大。
于是乎,今天出现了不少崇洋媚外的人,他们常常搬出鲁迅先生的言论,比如《呐喊》中的小人物阿Q、小D、孔乙己等,他们将鲁迅笔下这些小人物等同于整个中华民族,他们以脱离中国人加入其他自由国籍为荣。
鲁迅先生明明是“斩妖除魔的战士”,为何却成了他们“抛弃祖国”的借口?
今天,就让我们通过解读鲁迅先生的《朝花夕拾》、《野草》、《故事新编》和《彷徨》这四部集子,来重新认识一下鲁迅。
01
《朝花夕拾》
黑暗是存在的,但希望,同样在!
《朝花夕拾》这本集子或许是鲁迅内心最温情的一面,又或许是他内心所渴望的温情的一面。
无论是百草园还是三味书屋,无论是保姆长妈妈还是须发花白的教书先生,都是鲁迅童年记忆里最为美好的一幕。
但老师在讲解时,虽然也会围绕小鲁迅童真的一面,但更希望我们以鲁迅为人生目标。他们经常用刻在书桌上的“早”来提醒我们,要努力学习,成为一个“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”。
当然,但凡谈鲁迅,解读者都要加上一句:“批判旧社会礼教制度,批判国民的劣根性”!这句话可真是鲁迅题的得分项,哪个敢说错?但这样教下来,搞得鲁迅在学生心里,就像个无原则的大炮一样,实在不讨人喜欢。
现在重读《朝花夕拾》,从鲁迅的字里行间里,没找到哪一句是在激励我们这些年轻人要好好学习的,相反,他在寻找一个伊甸园。用今天的话来说,就是能让自己“躺平”、“松驰”下来的一片私密空间。(意不意外?)
而关于批判旧社会礼教嘛,我个人认为,大部分其实是在呈现。鲁迅回归到孩子的视角,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这个世界,去理解当时的社会面貌。
在这本书的《小引》中,鲁迅就很直白地表达道:“常想在纷扰中寻出一点闲静来,然而委实不容易。目前是这么离奇,心里是这么芜杂。”
于是,他说:“这十篇就是从记忆中抄出来的,与实际内容或有些不同,然而我现在只记得是这样。”
鲁迅想从这些记忆里寻找的,不是战斗的鲁迅,而是那个小时候无忧无虑,对什么都好奇,也偶尔恶作剧一下的纯真的小鲁迅。
所以,硬说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》批判了旧社会的教育制度,实在是有点扯。无非就是一个博学的孩子当众考倒了老师,老师面子上挂不住,脸有愠色。因此,鲁迅说:“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,只要读书,因为他是渊博的宿儒,决不至于不知道,所谓不知道者,乃是不愿意说。”
难道今天的孩子当众问老师的问题,就全都能得到回答吗?这和教育制度没半毛钱关系,这是正常心理!谁喜欢当众出丑?如果看不到人性,只要自己不舒服就开炮,鲁迅也就不会被称之为伟大的文豪了!
他在这篇文章后面又写道:“他有一条戒尺,但是不常用,也有罚跪的规则,但也不常用,普通总不过瞪几眼,大声道:——“读书!”
当鲁迅与先生接触一段时间之后,便发现先生是个极好的人,会尽心尽力教他们读书,孩子难免顽皮,但先生一般也不会体罚孩子。就连读书的时候,先生也读得比孩子们更起劲儿。
鲁迅是想说这位先生很不负责任吗?不!恰恰相反。
我们来看看今天这个时代现实的课堂。
上课时,难免有孩子会犯困,或讲小话。是不是有孩子犯困不听课,老师就应该不讲了呢?
确实,此刻很多老师便会开始“整顿课堂纪律”,以示自己很负责任。
其实我发现,你越有激情,才越能感染到孩子们。虽然会有人打盹,但听课的人眼睛是放光的。老师对知识专注的模样,能成为一道剪影,永远地烙印在孩子的心里!
先生读书入神时,鲁迅便与小伙伴用纸糊的盔甲套在指甲上做戏,他负责画画,书读得越多,他画的画就越多。(先生真不知道吗?他当然知道,只是不会硬去束缚孩子的天性。)后来,鲁迅还把画卖给了一个有钱的同窗,小赚了一笔,实在有些经商头脑。
想必上学那会儿,没哪个老师敢仔细讲这个小细节吧:天啊,大文豪小时候不好好读书,老师在上面讲,他在下面画画,最后卖画还赚了钱。这可咋讲呀?!
或许也不是敢不敢的问题,大部分老师自己都没看明白,从上往下一个调调:“反映了XXXX,批判了XXXX。”
所以今天有人说要把鲁迅先生的文章移出教材,我也是同意的,不然,真是糟蹋了这么好的作品!
如钱理群所言,鲁迅在“从自我生命的底蕴里,寻找光明的力量,以抵御由外到内的漫漫黑暗。”
《朝花夕拾》既是鲁迅内心的桃花源,也是他用童真的眼睛去审视这个世界,去感受最底层百姓生活的一面镜子。
但是,哪怕让他感觉开心的童年时光,也并非阳光明媚,仿佛始终有一层厚厚的阴云覆盖着。
提到长妈妈,鲁迅说:
“我的保姆,长妈妈即阿长,辞了这人世,大概也有了三十年了罢。我终于不知道她的姓名,她的经历;仅知道有一个过继的儿子,她大约是青年守寡的孤孀。
仁厚黑暗的地母呵,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!”
这声呼喊也是鲁迅心灵深处的呼唤,钱理群说:“在这个意义上,我们可以说,《朝花夕拾》是鲁迅的‘安魂曲’。”这点我非常认同。
黑暗是存在的,但希望,同样在!
02
《野草》
野火烧不尽的,是野草!
鲁迅先生的文字是复杂的,是多样化的,正如他复杂的性格一样。
我们可以从他不同的作品集中,感受到不一样的鲁迅。《野草》无疑是鲁迅最富诗意的一面。
这本小集子中没有一篇文章叫《野草》,但仿佛都是《野草》,每一篇文章单独成篇,互不关联,有的像是鲁迅先生的喃喃自语,有的像是鲁迅先生在振臂演讲,有的又像是与人对话。无论是什么形式,它们都如野草一般滋生于先生的头脑里,肆意妄为!
当我沉默着的时候,我觉得充实,我将开口,同时感到空虚。——《题辞》
我独自远行,不但没有你,并且再没有别的影在黑暗里,只有我被黑暗淹没,那世界全属于我自己。——《《影的告别》
我大概老了,我的头发已经苍白,不是很明白的事儿吗?我的手颤抖着,不是很明白的事儿吗?那么我的魂灵的手一定也颤抖着,头发也一定苍白了。——《希望》
死的火焰,现在先得到了你了!我拾起死火,正要细看,那冷气已使我的指头焦灼。但是我还熬着将他塞入衣袋中间,冰谷四面,登时完全青白。我一面思索着走出冰谷的法子。——《死火》
你或许不需要读懂里面深层次的内涵,只需要去读,便可感受到一股令人窒息的失望、孤独、冷寂,但同时,你又能从黑暗之中感受到一点点希望,如果你真能感受得到,这,就够了,我们陪着他就好。
但如果你一点一点剖析鲁迅的内在思想,便会感觉到有一股冰冷的力量,剖开了时代的遮羞布,也剖开了我们身上最暗的人性。
先生的文字就像是一面镜子,让世人照。他自己也在照,每照一次便叹息一次,改变改变改变!这些混乱而有序的声音,正蔓延开来!
03
《故事新编》
故事都是编的,情感是真的!
如果把鲁迅先生的思想用颜色来表示,那一定是高纯度的饱和色,要么黑要么红要么白要么灰,有时,又兼而有之。
读鲁迅时,常在想,哪个才是真实的他?或许《故事新编》里这些看似荒诞的神话故事,才是真实的鲁迅。
钱理群先生说,这本《故事新编》之中,鲁迅的《铸剑》是写得最好的,对此,深以为然。相比其他《补天》《奔月》《理水》等,《铸剑》所表达的,最接近于当时的时代特点。
故事说的是楚王之妃摸了一下铁柱,晚上便产下一铁,楚王便令莫邪铸剑,莫邪知自己铸成之日便是丧命之时,将其中一把交给夫人埋于地下,等16年再取出,让儿子为他报仇。莫邪儿子16年后长成大小伙,名为“眉间尺”。
正当他要去刺杀楚王的时候,楚王梦见有人杀他,便下令全城搜捕。
此时,出现一位黑色人,他说我可替你报仇,但我需要两件东西,一是剑,二是你的人头。
这里让我看到了荆轲的影子,不知道鲁迅是否当时正感叹着:风萧萧兮易水寒,壮士一去不复返呢?
眉间尺爽快地割下了自己的脑袋,黑色人最终完成了他的承诺,但他们与楚王的头合成了一体。复仇,看起来是这个故事的主题,复仇也是鲁迅先生胸中燃烧的烈火,但他并没有就此打住,而是写了后面的故事。
真正的荒诞现在才开始了,大臣们先是来了一场辩头之论,到底哪个头是楚王的,因为血肉模糊,早已看不清,无奈,只好把三个头合在一起下葬。
本是一个极其壮烈的复仇故事,最后却演变成一个充满了荒诞色彩的故事,出丧那天,全民狂欢节一样争先恐后想一睹“三头奇观”,也在看王妃、大臣们哀戚的样子,他们也看着百姓们,各自就这么看着,而复仇者和被复仇者,早已被他们遗忘了,只有“看客”是永远的胜利者。
这是一篇撕裂的文本,整篇文章里,找不出一点和谐的调子,全文充斥着紧张、怪诞、黑暗、冷漠。
但这个故事很“鲁迅”,或者说是他内在矛盾和冲突,希望与失望,怀疑与相信交织的产物。相比钱穆、林语堂之类的文人而言,鲁迅表现得更为嫉恶如仇,把这些恶通通除掉,把落后的阻碍发展的,通通除掉,哪怕付出生命,也在所不惜。
这应该是鲁迅时常浮现出来的念头,这个念头时刻刺激着他,想要付诸于行动。但是,他内心之中另一个声音又在问他:复仇之后呢?你死了之后呢?
想必,只会成为那些冷漠之人茶余饭后增添的一些谈资而已!
04
《彷徨》
他在笑自己,也在笑这个世界
以及世界上所有执迷之人!
五四之后,新文化运动发生分化,许多启蒙主义者面临着思想上的困惑和彷徨,鲁迅也是其中之一。
当时的社会,可以说流动着几股思想,一股是依然不愿改变的民众,仿佛这场灾难自然就会过去的,他们的表现是麻木,坚守旧规。另一股则是争权夺利的政治家,他们为了巩固手中的权力,不允许出现任何不同的声音。其中的清流便是这些启蒙主义者。
在这部《彷徨》中,收录了鲁迅先生11篇经典小说,既有对现实的思考,也有对礼教的批判,还有对自我的剖析。这部作品,我个人认为更具有时代性,小说中形成的群像,正是当时启蒙主义者的真实映照。
虽然,周作人认为《在酒楼上》很有鲁迅味儿,而教材选取的是《祝福》,想必认为这篇比较具有批判精神吧,然而我却独爱《孤独者》。
据胡风回忆,鲁迅曾经说过,《孤独者》写的就是他自己!
小说里,主人公魏连殳是一个异类,他接受过新式教育,却不被周围的人所理解。在继祖母去世后,亲戚们对他百般刁难。他试图逃避现实,但最终还是以一种自戕式的方式向社会进行报复,走向了死亡。
这篇小说既反映了当时知识分子在社会变革中的孤独和无奈,也表达了鲁迅自己的思想变化过程。
小说开头写着:“我和魏连殳相识一场,回想起来倒也别致,竟是以送殓始,以送殓终。”
这句话一开始就暗示着读者,这是一篇让人读来可能很不舒服的小说,因为它可能直击你的内心,让你直面人生命题——生与死!
鲁迅要思考的,不仅仅是个人的生与死,也是一个国家,一个民族的生与死!
孤独,便是一个人在生命觉醒之后,体会到的最浓烈的感受。
魏连殳从最开始的为自己的理想而活,到被大家视为异端,渐渐磨灭了意志。失去了理想的人要不要活下去?魏连殳开始反问自己,还是要活的,为了希望他活着的人而活。
然而,最后,那些爱他的人都不希望他活着了,他还要不要活下去?要的!正是你们不希望我活,我就偏要活给你们看!
这是魏连殳,也是鲁迅!若是身边没有一个人支持,还要不要继续“呐喊”?继续“呐喊”下去很可能会死!
魏连殳选择了继续,鲁迅去看他时:“他在不妥帖的衣冠中,安静地躺着,合了眼,闭着嘴,口角间仿佛含着冰冷的微笑,冷笑着这可知的死尸。”
他在笑自己,也在笑这个世界,以及这个世界上所有执迷之人!
05
晓书僮结语
你会发现,这几本集子里的鲁迅是完全不同的面,想要了解鲁迅,光读一两篇文章根本不可能读懂他。当然,这几本也不能完全代表鲁迅先生所有的思想。鲁迅先生之所以伟大,就在于他是一个思想者,他更是一个行动者!
我们不要用一种论点框住鲁迅先生的思想,因为根本框不住。
在那个僵化、黑暗、纷乱的时代里,当局听不得一点批评,对学生运动施以残酷镇压。普通民众胆小怕事,不愿意做一丁点的改变,他们对周围发生的一切木讷麻木,让人看在眼里,痛在心里!鲁迅先生的思想,也是在各种尝试和挣扎中,不断成长的!
鲁迅对国民性的批判虽然非常深刻,但他内心对中华民族饱含深情,他是一种恨不得大家快点强大起来的焦虑与忧愁,而并非如那些崇洋媚外之辈急于脱离这身黄色的皮肤。
读鲁迅会让我们感受到一种真实的力量。他不粉饰太平,也不回避问题,把社会的黑暗面和人性的弱点都赤裸裸地展现出来。这才是真正的文人精神,既不歌颂苦难,也不歌功颂德,他要将大家喊醒,直面黑暗,直面丑陋,从而真正改变自己,改变社会!
今天的我们,该如何看待鲁迅?我比较同意梁晓声的观点,他说:“在中国,很有那么一些居心叵测的面目不清的中国人,动辄祭出鲁迅的旌旗,拿‘国民劣根性’说三道四,弦外有音,仿佛今日之中国仍处在鲁迅那个时代......总之,在他们眼里,中国什么都没改变。”(——《不装深刻》)
而鲁迅的作品,是宝贵的中国文学之遗产,我们不应神化它,而应该“温情脉脉地理解他的为文为人,体谅其种种偏激和局限性”,才算对得起这位永垂不朽的文化战士!
下一期将为你带来:越品越有味,这首词道尽了辛弃疾的一生!
更新日期:未定
说明:原创不易,付费转载请联系作者
往期内容回顾
欢迎评论转发,让更多的人共读经典名篇
觉得内容还不错的话,给我点个“在看”呗